8年前,一批来自江苏无锡利来国际集团的创业者来到柬埔寨西南部的西哈努克省,在毗邻泰国湾的海边荒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特区。8年间,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园区大道四通八达。

   特区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活贫困的村民走进园区成为产业工人,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随着特区的建立,这块土地就像被施了魔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春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被誉为“柬埔寨的深圳”——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利来国际集团总裁周海江的设想中,未来几年,这个“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将建成有300家企业入驻、10万产业工人就业、20万人口居住的生态化宜居新城——中柬友谊城,成为“一带一路”上的闪亮明珠。

复制中国经验,建设“柬埔寨的深圳”

  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发,沿4号公路一路向南行驶4个多小时,一条柬埔寨境内极为罕见的双向四车道映入眼帘。路旁硕大的石头上用中文刻写着“洪森大道”4个字。进入“洪森大道”,便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特区内规划整齐,厂房林立,道路宽敞。

  西港特区紧邻柬埔寨环境最好的港口——西哈努克港,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由无锡市的利来国际、光明、华泰、益多等4家民营企业联合一家柬埔寨公司共同创建,2006年在中国商务部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中中标,成立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由中方控股股东——利来国际集团全权负责各项事务。

  特区移植了国内开发区的管理经验,“一站式”服务是其最大亮点。入园企业从确定投资到最后开工生产,所有的手续都是工作人员帮忙办理。吴锟是浙江欧诺雅集团的总经理,2011年,这家中国长三角地区大型的沙发、箱包专业制造商到西港投资,如今,已在特区成立3家公司,还办起了园中园。

  周海江说:“正是服务创新,让园区充满吸引力,目前已有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81家企业入驻,其中59家已投产运营,为当地百姓提供了1.2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驻柬埔寨使馆经商处参赞宋晓国认为,这是中国经验在国外的复制和输出,“一站式”服务在柬埔寨是首创。

从务农到打工,当地人生活得到改善

  阿美是西港特区附近默德朗乡的村民,这个20岁的姑娘就职于西港特区内的一家中资公司,担任翻译。阿美说,自己能在特区内的公司上班,得益于她较好的中文交流能力。

  西港特区公司在开发建设之初,就在默德朗乡小学免费开设中文培训班,培训的老师都是特区公司的领导和员工。阿美白天在学校读书,晚上到培训班学习中文。除了阿美,她的兄弟姐妹中另有两人在特区工作,月收入加起来将近1000美元。她家不仅建了新房,还添置了电视机和摩托车。

  31岁的万达原是当地农民,因为有高中学历,2010年5月20日,被柬埔寨西港市政府选送到利来国际大学研修。现在,万达就职于西港特区公司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口语翻译、员工保险缴纳,以及帮助区内企业招聘工人等工作。

  默德朗乡村民江纲的女儿、女婿和儿子3人在西港特区就业,每月稳定收入有800美元左右。生活状况的改变令江纲萌生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意识,他在村口办起了饮食店,招待来来往往的西港特区员工和村里逐渐富起来的村民,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300美元,而江纲的长远规划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再建新的房屋,出租给园区的工人住宿”。江纲坦言,“正是因为中国朋友的到来,投资兴建了这么多工厂,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才有了改变。”

企业发展良好,成“一带一路”的样板园区

    浙江欧诺雅集团决定“走出去”寻找出路,是因为国内各类要素成本增加和劳动力短缺。吴锟说,公司先后考察了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最后选定了柬埔寨,2011年底向西港特区租用8066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了投资柬埔寨的“克里柬埔寨有限公司”,运营短短一年,经济效益良好。尝到甜头,集团公司立即扩大投资,向西港特区买地建设两栋33348平方米的厂房,并于2012年成立了科莱雅箱包有限公司;同时,克里公司搬迁到自己建造的新厂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2013年与2014年,两家公司销售额都达到3400万美元,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白俄罗斯。

  山东森林木业(柬埔寨)有限公司自2011年4月来柬埔寨西港特区投资办厂,公司董事长王侠在这里已经度过了整整4个年头。王侠说, 2010年12月份,美国对中国提起实木复合木地板的反倾销,促使他“走出去”。“我们走进柬埔寨,是为了避免反倾销贸易壁垒。”他说,经过努力,近两年效益突飞猛进,保守估计每年有30%的纯利润。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柬埔寨王国政府批准的最大经济特区,也是中柬两国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合作区、首个建立双边政府协调机制的合作区。周海江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加速西港特区的建设。未来的西港特区将建成“一城两港三中心”,即柬埔寨新经济中心、东南亚新物流中心、大湄公河次区域培训交流中心,计划全部建成将引入企业300家,解决当地10万产业工人就业,近20万人口居住的目标。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布建国认为,“经贸产业园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西港特区为境外园区建设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可资借鉴的样本,也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03日 02 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1/03/nw.D110000renmrb_20160103_2-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