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示弱效应

或许这真是受教师的传统定位影响所致,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看作是“传道受业解惑”者,看成百科全书、“万包先生”,人们更是把老师与一脸严肃,高高在上的天地君神连在一起,使老师骑虎难下,不甘示弱,也不敢示弱。
其实,示弱有时是一种武器,在战场上可起到麻痹敌人,诱敌深入,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效果;在商场上,可树立自己儒雅谦让,诚实守信的儒商形象;甚至在唇枪舌剑的竞选中,示弱也可帮助树立坦荡诚恳的亲民形象,赢得选民支持,成为击败竞选对手的秘密武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示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适度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如果学生充满自信心,往往会对成功产生渴望,也常常更能催促学生去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的主要活动就应以调动学生主动性、自信心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如果语文教师一味示强,对学生的活动求全责备,就会不利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学会示弱。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必事事作答,也不必马上作答,首先可以高调赞许他的钻研精神,并请学生一起动手动脑,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面对学生存在的思考问题上的不足,我们不必急于指正,可坦率承认自己也犯过的类似错误,甚至可以感谢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对培养学生自信心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二、适度示弱可强化学生的钻研能力
人总是有惰性的,现成的获得总比艰难探求更受欢迎,但人生又是公平的,现成获得的知识总比艰难取得的更容易遗忘。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虽然动手但没有动脑,并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只会记和听,成了纯粹的知识接收器,钻研能力自然弱化,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我们适度示弱,产生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无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钻研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因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钻研能力的强化,取决于学生有没有参与到“阅读、感悟、发现、质疑、释疑”的教学过程中来,取决于老师的灵活调动,教师示弱,就会自然促使学生主动钻研探究。
三、适度示弱有利于克服学生依赖心理
教师的越俎代庖,导致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对教师的依赖,意味着对自我主宰的放弃, 于是就有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等的现象。这样,学生希望处处有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有老师提出明确要求与答案,否则,他们就像无头苍蝇,茫然不知所措。他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不主动开动脑筋。教师平时要让学生养成动脑的习惯,遇到问题教师敢于示弱,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考虑问题的思路。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遇到问题就知道该如何思考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敢于示弱,克服学生依赖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全面提高,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是:凡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老师就不去替代。认为教师的示强替代是剥夺学生钻研的权力,压抑学生的才能,助长学生的依赖思想。结果,在魏老师的放手下,学生消除了依赖心理,他所教的普通班成绩比重点中学还好
四、适度示弱可构建课堂民主氛围
示弱可营造一种相对轻松、适合年轻人发挥想像力的氛围,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潜在的自主能力、钻研能力能得到了相当大的挖掘。教师不论课上、课下都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的氛围与情境,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情境中敢于质疑,主动释疑,在质疑和释疑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如果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好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学生的分析求全责备,只能产生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对我们的敬而远之。著名作家沈从文26岁那年第一次登上中国公学讲坛,竟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坐立不安中过了10分钟,才径自在黑板上写起提纲来,仅10分钟便“讲”完了原先预备可讲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然后望着大家,再也无话可说,最后只好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讲课,见你们人多,怕了。”这一大胆示弱,一下子,缩短了同学们与这位已在当时文坛上颇有名气的老师之间的距离,创造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得到了当时校长胡适的肯定。
语文教师退一步,语文教学进一步;教师示弱,学生示强,何乐而不为?